死亡是如此的如影隨形,透過佛家所說的「無常」這隻手,在本週帶走了李性蓁,奪走了鼎金國小二十餘條性命,而本週末所閱讀的「沒有人寫信給上校」卻剛巧的碰觸到了死亡這個主題,真是黑色的週末呀!
好不容易才在圖書館裡找到一本馬奎斯的作品,第一次接觸到馬奎斯的作品,而這本書卻是那麼的古舊,甚至連當年的借書卡都還在。
「沒有人寫信給上校」的描述從老上校參加喪禮揭開序幕,故事圍繞著革命後殘破的社會和絕望的氣氛中展開,各各獨立的故事也環繞著小鎮中每個眾生的生活,互相串聯也互相影響,隱喻的使用散佈在每一篇的主角和行為上,但是卻能回歸一個主題,也就是深刻的描述一個集權勢力之下的種種亂像,並觀察每個遭到扭曲的靈魂。將人與人之間微妙的互動以隱喻來描述,正是一個好作家的功力表現。
直到最後一篇「大媽媽的葬禮」,馬奎斯仍緊抓著死亡的主軸,但是這次死亡卻是發生在極權者身上,華麗而誇耀的喪禮在他的筆下產生了寓言故事的手法。
沒有其他作家所擅用的那種不羈的譬喻和形容詞,每個人和人的行為都在平凡中,真的是很瑣瑣碎碎,卻也感受出一種龐大的無奈蔓延在人與人之間,站在當下仍可算是安逸舒適的社會下閱讀這樣凝聚絕望氣氛的社會,的確需要一些耐心去咀嚼,因此,這不是一本讓人會感到愉悅的書。
就格式而言,這種圍繞著某地的人事物而發展出一種互相牽制關聯的小說型式有種營造真實場景的能力,成英姝的「公主徹夜未眠」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或多或少的反映了社會的荒謬和亂像。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