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電影前得了個機會看了僅有二三十頁的小說,拜讀這篇小說前還去圖書館找了「張愛玲小說集」來當課前預習;電影可以不必趕熱鬧去看,該讓自己對主題有點熟悉再進入正題。
「到女人的心裡的路通過陰道」
曾經在看到這段囂張的文字時候暗暗心驚,懷疑這是出自張筆下的文字。因為看過張的小說裡對「性」的含蓄描寫,男女之事時總是用相當含蓄或隱喻的方式帶過,有時甚至略而不提。
這麼袒露的一段話出現在這裡肯定是別有用心,是懺悔還是對女人的點破?
原著故事的隱晦是讀過的人共通的感覺,得不停用想像力連結圍繞在王佳芝身邊的事件與人物,這麼短的篇幅建構出複雜的關係和因果,到像是一篇未完的小說草稿,猶待作者再去揭露裡面的人物和故事。為什麼這麼短?短得離譜,可以延伸的故事卻三言兩語交代而過。
旁襯的人物應只是把王推入孤絕懸崖的棋子,重要的是要把王給推上愛情的祭台,讓她心愛的男人和愛她的男人親手血刃她的身體與靈魂。南郊石礦場敞開深黑的大口,等待吞噬無言的她。這是一個因性而無可就藥的愛上愛情的女人的故事。
男人是權力的動物,女人是愛情的犧牲品
原著裡面沒有描述到他們第一次幽會的場景,電影則以暴力和捆縛的畫面交代,讓一個男人的權力擴張到他要征服的女人身上,我猜這大概是最讓女人看了倒胃口的一幕,但導演自有他誠實面對自己的能力,詮釋出易這個人(或是說中年男人)的本質。如果安排一段易手捧鮮花讓芳心大悅的俗套,這男人就不夠壞了。
如果張的本意是想用這篇小說影射自己,我是覺得她說的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好像想要訴說愛過的對或錯,卻創造一個誤入險境的女學生成為贖罪的代言人?想讓一個虛構人物的死亡襯出愛情的崇高,卻又以女人本身的立場來撻罰背後情慾的需求。易本身除了惋惜也沒有啥損失,還極力撇清關係,區區鑽石算啥。這個「戒」字會是送給她和她的同胞們的吧。
張的小說像品茗前的聞香杯,激起品嘗的渴望,同時也需要閉著眼睛建構與想像。
電影似舉杯讓飲茶入口中,香味四溢,挑動感官與味覺,最終流入胃中,當口中的餘韻漸淡,猶如王佳芝嬌喘噓噓,而後繾綣纏繞回味方才的激情。感官的刺激短暫的滿足了人心,卻是身體真實的需要,所以我還是喜歡電影的。
食與色、男人與女人,永遠望想著二十多歲有身材有臉蛋有氣質的女人,這是哪個男人也不能否認的呀。
好樣的導演,竟然讓他把話說滿了。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