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輕易的就發現了她的身影,她穿著紅色的上衣,合身的牛仔褲,髮梢仍留有些許的卷曲,最重要的是她那眼鏡的款式,寬寬的鏡框,讓人印象深刻。
直覺告訴我那是一場討論會,我就是知道,第一眼見到她時,她站在門口和別人說話,一個極普通的大門,就像所有的眷村房屋會有的那種有兩個水泥石柱的大門一樣,我距離她大約十公尺。
她點頭,淺淺的微笑,談話結束了,她推動著她的那台淑女車,向著路的上坡方向走了,不久她跨上了她的腳踏車,我不遠不近的跟在她身後,從剛才開始,她沒有發現我,也沒有注意到我的存在。
經過的一個緩緩的上坡,來到了一條較寬的馬路,這都是我熟悉的眷村的街道。我只看到前面腳踏車上那個紅色的背影,我好想上前去,大聲的向她打招呼,但是我發不出聲音。
第二個緩坡的上方,一群一群的人在做著怪異的遊戲,由竹子製成高約三公尺巨大的半圓弧形框架,和四週用粗壯的竹子豎立起來的架子,無數的繩索串聯著竹子做的架子,半圓弧則輕盈的在上面滑動,人們用力甩出半圓弧框架,框架在空中颼的一聲,滑落到另一邊人群的前面,引發出一陣歡呼,人們專注於這樣的遊戲中,無視於我和她的經過,她也無視於其他人的存在,單車繼續前行。
拐過幾個僻靜的巷弄,終於,她停了下來,在一座宅院前;那房子有著紅色的兩扇門,水泥石柱,紅色的磚牆後面可以看到院子裡的樹枝已高過了磚牆的高度。這是她家嗎?無言。
她牽著腳踏車,眼神注視著前方,似乎在凝視著什麼,但我的眼中只有她,除了那門,那牆,那朦朧的房子,我的眼中充滿的她的身影,親切的如鄰家女孩,熟悉的好像認識了一輩子那麼久的感覺。
我依然無聲,但我知道我打從心底想大聲呼喊她的名字,但究竟是發不出聲音還是某種說不出的力量禁止了我的聲音,我也不明白。
霧漸漸濃了起來,一睜眼,我看到了早晨的光線。
Monday, February 20, 2006
Monday, February 13, 2006
老爺車
開著我那台老爺車是什麼感覺?恐怕很少人能夠體會,讓我來具體的描述一下「它」吧:西元1988年出廠福特全壘打四缸1500CC藍色五門旅行車,五速手排(含倒車檔),無動力方向盤,前碟後鼓,膠皮座椅,時亮時不亮的儀表燈,時而爆走破表的時速表(只有碼表指針自行脫鉤破表,車速依舊),上個世紀的科技厥遺,依然爆走在二十一世紀的高速公路上。
車身外觀就是它渾然天成的防盜系統,再加上一目了然全無阻隔的車窗,一眼就可以看出來沒有值錢的音響,當然任何地方都可停放。為了節省燃油及擴大載運量,右邊的座椅已經移除,我想任何盜賊應該都不會對少了一張座椅的車輛有興趣吧。加上沒有動力方向盤,想要開走它的新生代竊賊可能會因前進後退了三次仍然卡在前後車中間而放棄。
人說開手排車才能體會那種操控的感覺,一種機械的衝力,爆發的勁道。當接近收費站前五百公尺,就要展開一系列的動作:降低音響音量、踩離合器、推入第三檔減速、試踩煞車、搖下車窗、撕取一張回數票,距離五十公尺,踩離合器、推入第二檔減速滑行進站,繳票,踩下油門加速、踩離合器換到三檔、搖上車窗、加速到60公里後進入第四檔、回復音響音量,完成一系列動作。我想當年開老母機的要降落時大概也不過如此,起碼駕駛員還不必搖下窗戶。
接收這台車前,它在老爹的手中其實並沒有發揮多大的功用,鮮有一兩次的全家出遊,最遠僅到達台中的遠距航程和放在大樓地下室停車場的呵護,讓它僥倖的跨入了下一個世紀,成了竹科上班車潮中最“礙眼”的焦點。左邊的MP44突擊步槍貼紙,右邊的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AAA)貼紙和LTU Mechanical Engineering也是絕無僅有,相對於多數車子屁股光溜溜的好像都捨不得貼上個啥的,咱貼個三張算多了,下次在路上碰到了,那就是我。
老爺車轟隆隆,踩下油門向前衝;我打算再開他個五年哩。
車身外觀就是它渾然天成的防盜系統,再加上一目了然全無阻隔的車窗,一眼就可以看出來沒有值錢的音響,當然任何地方都可停放。為了節省燃油及擴大載運量,右邊的座椅已經移除,我想任何盜賊應該都不會對少了一張座椅的車輛有興趣吧。加上沒有動力方向盤,想要開走它的新生代竊賊可能會因前進後退了三次仍然卡在前後車中間而放棄。
人說開手排車才能體會那種操控的感覺,一種機械的衝力,爆發的勁道。當接近收費站前五百公尺,就要展開一系列的動作:降低音響音量、踩離合器、推入第三檔減速、試踩煞車、搖下車窗、撕取一張回數票,距離五十公尺,踩離合器、推入第二檔減速滑行進站,繳票,踩下油門加速、踩離合器換到三檔、搖上車窗、加速到60公里後進入第四檔、回復音響音量,完成一系列動作。我想當年開老母機的要降落時大概也不過如此,起碼駕駛員還不必搖下窗戶。
接收這台車前,它在老爹的手中其實並沒有發揮多大的功用,鮮有一兩次的全家出遊,最遠僅到達台中的遠距航程和放在大樓地下室停車場的呵護,讓它僥倖的跨入了下一個世紀,成了竹科上班車潮中最“礙眼”的焦點。左邊的MP44突擊步槍貼紙,右邊的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AAA)貼紙和LTU Mechanical Engineering也是絕無僅有,相對於多數車子屁股光溜溜的好像都捨不得貼上個啥的,咱貼個三張算多了,下次在路上碰到了,那就是我。
老爺車轟隆隆,踩下油門向前衝;我打算再開他個五年哩。
穴居生活
這是個怎樣的房子呢?
房東是以前公司的同事,運氣不錯,買到了個法拍屋,雖然價格上出人意外的便宜,但還是稍稍留了一點著實令他頭疼的問題---地下室停車位的使用權還在混亂中,但我每次看到那旋轉著進入地下的斜坡車道,就令我想起了壕溝戰中的悲慘,那種悲慘的可以拿來當恐怖電影題材的畫面。
我從不曾想過把車停在地下室裡。我想,機車也會感受到那騰架在雙層停車格上那些汽車鬼魅般的陰影。
我那位房東同事從來不曾住過這間公寓,我是說一晚都沒有。
「我一進來這間房子,就渾身不舒服。」他說。
就這樣,靠著這點裙帶關係,加上他本人的神經質作祟,我倒是和我的室友住得挺愉快的。
就是灰塵大了點。
站在後陽台,看得見有名的光復路。很多旅遊地點不是都喜歡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做一個響亮的名字嗎?你站在山壁的中間,抬頭仰望那已被擠壓的只剩一線的天空….. ,是的,一線天的光復路。光線透過已被曬得變色的壓克力雨棚,我看著兩棟大樓夾縫中的光復路,只能捕捉倏然出現後又消失的車與人,彷彿硬生生的將視覺抽離,只剩引擎的聲響霸佔了剩餘的感官。
大白天,客廳像是一座古井般。雖然我在四樓,但我在井底。
光線照進了這六層樓公寓社區的中庭,才能如同用飄的一般,進入這客廳。連風都停了。放在我房間桌上的鬧鐘,滴答滴答將聲音滲透到客廳來。
這個公寓社區就是一座井,而我則有如在井璧穴居的動物。
房東是以前公司的同事,運氣不錯,買到了個法拍屋,雖然價格上出人意外的便宜,但還是稍稍留了一點著實令他頭疼的問題---地下室停車位的使用權還在混亂中,但我每次看到那旋轉著進入地下的斜坡車道,就令我想起了壕溝戰中的悲慘,那種悲慘的可以拿來當恐怖電影題材的畫面。
我從不曾想過把車停在地下室裡。我想,機車也會感受到那騰架在雙層停車格上那些汽車鬼魅般的陰影。
我那位房東同事從來不曾住過這間公寓,我是說一晚都沒有。
「我一進來這間房子,就渾身不舒服。」他說。
就這樣,靠著這點裙帶關係,加上他本人的神經質作祟,我倒是和我的室友住得挺愉快的。
就是灰塵大了點。
站在後陽台,看得見有名的光復路。很多旅遊地點不是都喜歡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做一個響亮的名字嗎?你站在山壁的中間,抬頭仰望那已被擠壓的只剩一線的天空….. ,是的,一線天的光復路。光線透過已被曬得變色的壓克力雨棚,我看著兩棟大樓夾縫中的光復路,只能捕捉倏然出現後又消失的車與人,彷彿硬生生的將視覺抽離,只剩引擎的聲響霸佔了剩餘的感官。
大白天,客廳像是一座古井般。雖然我在四樓,但我在井底。
光線照進了這六層樓公寓社區的中庭,才能如同用飄的一般,進入這客廳。連風都停了。放在我房間桌上的鬧鐘,滴答滴答將聲音滲透到客廳來。
這個公寓社區就是一座井,而我則有如在井璧穴居的動物。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