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每次晚上都儘量讓家人轉到公視新聞的關係,所以有機會看到了這則名為「腳尾米」的新聞報導,然後在公司裡用網路把49分鐘的報導一口氣看完。
大快人心的感覺過去之後有種悲哀,爽的是終於有人惡搞一下讓人天天看了生氣的新聞台,同時也為了自己生活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卻又無力改變感到悲哀。
這是一個對腥、羶、色上癮了的社會,雖然濁者並不見得是多數,可是偏偏操控著媒體的手卻是推動這樣的加值觀的主力。雖然大多數的民眾只能當沉默的閱聽人,但不滿電子媒體的惡行惡狀的人肯定不在少數。平面媒體可以從銷售狀況來感受到大眾接受的程度,但是電子媒體只負責單向播出,所以可以說是麻木不仁的狀況。
每次看到新聞報導一些悲劇性議題時,總會用固定的方式,先來一段大致的說明,接著一句「家屬聞訊痛哭失聲」,總是一定要拍到家屬的表情,所有的旁白也都停止,讓哭聲放大…。
每次看到這種畫面我真的想去想像一下如果這個拍攝的記者也遇到同樣的事情,是不是也能容許同樣的媒體人員以這種暴力的方式來強行介入?
老爹當年對付過的記者也不少,他聽了這個故事後笑笑說:「記者自稱為是『製造業』和『修理業』。「製造」就是製造新聞,「修理」則是以一則負面的報導達成勒索的目的,有時只是為了吃一頓飯而已。」所以這些媒體的水準,他早已看透了。
最讓人爆笑的一段則是談到從事各種行業的「尊嚴度」時,政客排名38,記者排名39,妓女排名40。
新聞的品味反應出一個社會的價值觀,而這樣的作品也只有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才能辦到呀。所以真該給這幾個學生拍拍手才是。
[新聞背後] 腳尾米完整版
http://blog.richliu.com/2007/06/19/495/
港妞的幸福年華
http://www.wretch.cc/blog/tiff1215
圖片取自http://blog.richliu.com/2007/06/19/495/ 腳尾米畫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