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12, 2008

大鬼湖D1

6:00起床
停車場集合後,發下來早餐和肉包午餐,看著一捏就扁的肉包,決定午餐也當早餐吃了。楊主任的計畫是接下來的兩天午餐都吃真空料理包配上飯團,有鑒於這玩意份量少又重,我決定放棄,只吃自己帶去的乾糧就好了。

7:35出發
車隊出發。正式隊伍之外,隨行的還有田振華小朋友和兩隻小狗丁丁和小黑。一路上停停走走,送行打招呼的似乎不少。

7:48進入多納林道
8:07大鐵門位於9K處。這是個林務局的單位,雖有大鐵門,但後來問江大哥才知任何人都可自行打開大門。

8:48 21K處下車
下車後就聽說後面有一隻猴子被捕獸夾夾住了,過去一看究竟,只見猴子右手腕被夾的見骨,還在掙扎,因為是他人的獵物,所以大家看看後也無可奈何。

因為大鬼湖是魯凱祖靈居住地,敬山禱告儀式是必須的,原住民嚮導說在我們到達以前他們已經做過了,但是校長還是帶領我們這群外來客禱告祈求了一番,只是缺了檳榔和米酒,好像少了點感覺。

9:18 在21.5K處出發
一出發就遇上驚險的大崩璧,上有碎石坡,下有十幾公尺的落差,失足就會受傷。卻見有人停在碎石坡上,有人塞在半路,一個接著一個,沒有做好分開前進。

10:07 路標
10:16下切到達大路牌
原本林道的解說牌。

10:30到達25K工寮
路標後方的下坡就是工寮,據說地理位置是23K,屬於25林班,後來被人誤稱為25K工寮。工寮無外牆,只有柱子和鐵皮屋頂,因地點遮蔽,所以能撐到現在都堪用。遠望此工寮會看到紅色的鐵皮屋頂。

走出工寮後向下方溪谷出發,開始非常雜亂的廢棄林道地形,芒草倒木處處,手腕被割傷了不少,不過已經習慣了。

11:08以為到達登山口,但這是錯誤的地點,前方一公尺的落差下才接回林道路線。

趕在最前頭的校長已經往上攀了不知多久,我走在最後面,眼看大夥兒切到一條路跡不明的岔路,也半懷疑的跟著上去了,些許的路標完全的誤導了前方的人。經過了五分鐘的搏鬥,後面的原住民嚮導已經趕到,大聲的喊我們們下來,並指出前面有一公尺落差的地方還是林道。這時前軍變後軍,我反而成了第一個了。續行,見到江大哥坐在一處崩壁上等我們。

接下來的小瀑布著實驚險,竟然有人滑倒,好在還有一條細細的繩索可抓,不然真的會掉下去。

1:24到達真正的登山口
此地稍稍開闊一些,可供二十餘人休息,但是無水源。由於時間不多了,大家不敢久留,補充體力後就要開始上攀。最後的謝老師體力已不濟,於是和其他幾位老師把謝老師裝備分攤掉,在這裡看得出來謝老師是個講究茶道的人,因為我們將他帶來的大型泡茶保溫杯,鐵製茶葉筒都掏出來放在登山口了,我分攤了他一個睡袋。

1:40休息後出發,開始陡上
接下來的硬仗即將開始,所以緊跟著最早出發的老大等人開始找路上攀。

2:25到達一平台休息
打頭陣的五個人已經氣喘噓噓,了解到這個陡坡不是輕易能解決的。它成了此行我們最大的考驗。若要形容它的狀況,應該是由芒草和低矮的植物所披覆的45度坡。一般來說,常有人行走的陡坡都會踏出平坦的足印,只要順著足印努力往上爬即可,多數的高山草原陡坡都已形成了如此的路徑,甚至在某些裸岩上都會留下簡易的繩索使用。但此處的陡坡不僅路跡不明,踏點也被碎石和雜草覆蓋,只能奮力往上移動,且不時的呼喊後面的夥伴,因為登山路條不多,沒有經驗的容易迷失。

2:50到達一巨木
此處開始有森林披覆,也較為潮濕。

4:00翻越稜線,五人在此等待,休息頗久
此時太陽已西斜,五個人等著等著都想睡了,想睡一下但漸漸開始感受到寒意,先頭四人開始往檜木營地移動。下切稜線約50m處有叉路,向南即為倫原山方向,往前續行為檜木營地。我在叉路撿拾幾條掉落地上的登山路條,也許未來的路段上可以使用。沒有想到這路線會需要綁布條做記號。

5:00進入檜木營地
首先下去取水,下切三十公尺即有小水源,取水上來後煮水給大家喝,此時碌碌續續有夥伴進入營地,兩只爐頭不停的燒水好讓來到的夥伴喝一點熱開水。最後到的謝老師又藏了奢侈品,他拿了一個吃飯用的瓷碗來盛水,我被這瓷碗給嚇到了,問他為什麼要帶瓷碗上山,他答說這樣吃飯比較方便...。

原住民嚮導和嚮導仍在最後面協助體力較差的夥伴,先來到營地的只好自立自強了。

當所有隊員到達時,眾嚮導也抵達營地,此行並沒有帶帳棚,所以就看原住民嚮導表演搭外帳的功夫,只見刀起刀落,不一會兒,六棵樹就被砍倒,三根用力插在土裡,三根當成支架靠在山壁,罩上外帳就完成。

沒有瓦斯爐頭就用大臉盆下生柴火煮晚餐,晚餐是:「拉麵+魚罐頭」。很快的一大鍋就被搶光光。

晚餐後大家終於開始準備休息,校長等人早已克掉一瓶高梁。夜空中還有星星,和江大哥聊到十點多,還展示了獵人的工具,放了一發讓大家聽聽。十點多天空開始下起毛毛雨,當我套起露宿袋想去睡覺的時候,外帳已經吸飽了雨水開始滴雨,於是大家都爬起來,我告訴他們把睡袋收起,穿起所有衣服,再把雨衣穿上,但他們這樣還是冷得受不了。

小朋友冷得發抖,大冠鷲讓他進去睡袋。他沒有排汗衣也沒有雨衣,只有一件棉質外套,而其他原住民嚮導也是衣著裝備簡單。照他們的說法,只要生火就可以保暖了,衣服隨便穿就可以。
多數人起來烤火,潮濕的木材弄得煙味很重,凌晨一點多從雨谷亭又回來了三位獵人,從霧台過來的小紀等三人,吵鬧聲和煙味實在很難入睡。就這樣半睡半醒到天明。不過比起那些穿雨衣過夜的要好得多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