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30, 2006

懷念一個人的方法

上禮拜又有一個朋友走了,遺下分別為六歲和兩歲的稚兒,據說是在睡夢中走的,懷中還抱著小孩,沒有病痛也沒有徵兆,就跨越了陰陽界,奔向渺渺茫茫。

我努力思索記憶中他的影像,浮光掠影中他出現在台灣同學間的聚餐活動,大而靈動的雙眼,低沉的嗓音和爽朗的笑聲,雖僅是淺交,但越過半個地球來此相會,也算是一種難得的緣份吧。

曾經看到過某旅歐作家一則關於歐洲某一國喪禮的報導;眾親友在弔唁儀式結束後,並不是直接返家,而是相約於咖啡館再敘。聊的不外乎是過世的人,特別是談論他的「熱情」。也就是這位過世的朋友尚在人世時,是否曾有過「熱情」?

在一邳黃土,六呎之下,當年是非對錯又有何干?唯有那生命曾經擁抱過的熱情,標注了靈魂的曾經存在,這也就是最值得眾親友們在啜飲著咖啡時,足供細細品味和回想的話題。才能讓逝者的過往,隨著他所懷抱過的熱情,繼續永存於眾親友的心中。

電影A.I.裡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我縈繞腦海最久的一句話,是出自裘德洛飾演的男妓機器人Joe在被逮捕時對David說的那句話:「我存在!」他對David歷險過程的照顧與協助,肯定了他自我的存在,雖然不能陪他走到最後一刻,但他在某一段特定時空的存在對於David來說,具備了無限的意義。

生命的長度有限,下一時刻更是不可預測,縱然沒有豐功偉業供人憑弔,但是熱情卻是可以傳遞這生命之火,永遠延續了光明。

成也黃金,敗也黃金


根據民視異言堂的報導,秀麗的山城金瓜石就快要恢復金礦的開採了。由於國外衛星遙測技術的判斷,金瓜石也許還蘊藏著近一千萬噸的金礦等待開採,而當今的礦主台糖,已開始和國外的採礦專業公司洽商,準備利用新的礦業法中允許國外採礦者可擁有百分之百的開採利益所得的誘因下,將採礦權出租,不論開採結果如何,台糖均可坐收出租的龐大租金收入。

對於如此巨大的利益誘因下,最為反對的想當然爾的是當地的居民。

媒體在平衡報導的立場下也訪問了持正反相對意見的學者,多數人基於專業提出看法引用了種種數據和調查結果,訴諸的是理性的數據和研究。在屬於保育學者略顯侷促的畫面後,出現的是居民代表於車站前慷慨陳詞的畫面,相對於遊客的一臉漠然和政府單位的樂觀其成,生態和保育的聲音卻是如此的微弱。

黃金玩弄了這個城市的命運。城市由黃金的開採而繁榮,因開採殆盡而沒落,當沒落的金瓜石在逐漸找到藉由觀光帶來新的生存契機時,傳說中的黃金再度席捲而來,然而,人們已經習慣於黃金博物館憑弔那屬於過去的榮耀,也滿足於因開採殆盡而孕生出屬於金瓜石特有的哀愁中。失去了炫目黃金的當地採金老礦工的子女們,已經從沒落中悟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這好山好水分明就已經利用了黃金來去後的遺產,重塑了地區的風貌與特色。如同侏儸紀公園裡最著名的那句話:「生命會找到出路!」

這讓我想起另一則許多登山者曾經相當關注的郭正彥「受困」奇萊故事。郭正彥獨自於奇萊山區做水鹿研究,被外界誤認為「受困」而遭人強押下山;為此,郭正彥出了一本登山自傳「山路、水鹿」。郭正彥在書中娓娓道出他對山林的熱愛,也選擇於艱難的奇萊山區從事研究工作。在佩服他的執著之餘,書中他也以些許的篇幅透露出水鹿研究的背後動機。原因乃是其指導教授期望以科學的方式證明台灣山林中大型野生動物在經過多年的停獵後,已逐漸恢復相當的數量,而這組群數量已足夠供人獵殺,特別是原住民在傳統上有狩獵的傳統,而這樣的研究的最終目的,卻是希望藉由開放及恢復狩獵的傳統習俗而恢復原住民的民族自尊與自信。

也許在狩獵的儀式中,原住民可感受到屬於承接傳統所帶來的自我肯定,但是在明知不可能做到完善管理的現實環境下,隨之而來的偷獵和濫殺卻有法源提供了模糊的正當性。是不是一定要向自然強索過去曾到手過的資源,才叫自我實現,才叫物盡其用呢?事實是,當近年台東卑南族人進行尋根之旅時,跟隨進入的獵人早已將大武山東麓染血。

也許真的還有黃金藏在燦光寮的山坡下,是不是等開採出的那一天,所有的居民還能堅持對自然環境的責任?但人心是多變而短視的,當採金利益可以輸送到每戶居民時,也許大家把臉一抹,又露出了貪婪的本質。蒙了塵的基隆山和無耳茶壺山,只是下一個陰陽海的前生而已。

Wednesday, April 26, 2006

蘇西的世界


如果你問我最近看了那麼些小說,哪本最感人?我會說:「蘇西的世界」。

看完了,甚至不想拿去還。就讓它躺在桌上,好讓我不時的拿起來重溫一下那種感覺。

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被謀殺後,她的靈魂在天堂裡觀察人世間的變化。以第一人稱來敘述的話語中,充滿了理解與包容,但縱然她的語調愈平淡,但是卻愈加深讀者對她的那種不捨與婉惜,讀著讀著,卻不時掩卷輕嘆。也許是自己有個女兒的關係,當我讀到蘇西的爸爸輕輕的喚著:「蘇西,我的小女兒,我的寶貝水手」時,已經完全不能控制情緒了。

原著英文名字其實是The Lovely Bones美麗的骨幹。綿延伸展的骨幹串聯了友情與親情的發展,一場家庭鉅變暫時打擊了這綿密的架構,但新的骨幹還是會長出來,包覆並且保護著裡面的每一個人,新的骨幹也更強壯堅實。

有的時候,我們很難三言兩語說出對逝去的人的懷念,但我們總是存有一絲絲的遐想,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是美好的。對照著人世間的紛紛擾擾,蘇西有了一個接近完美的天堂,艾莉絲.希柏徳也給所有活著的人一個夢想。

怪不得封面上敢驕傲的寫著:如果您今年只有時間看一本小說,絕不能錯過『蘇西的世界』。

秉燭夜遊,觀螢賞花

下過雨的四月夜晚,山社一行十餘人決定來個獅頭山賞螢活動,一方面可以安慰一下當晚應該出發的奇萊東稜夥伴們,一方面也讓最近雨季的鬱悶心情找個窗口。

雖然大家在山林裡出入久了,但似乎並不代表著對居住環境不遠的獅頭山風景區有著同樣的了解,先是不必上高速公路的都上了高速公路,接下來是獅頭獅尾到底是南是北的亂闖一氣,一車人抓起手機想盡辦法的到處找人查問!連在地的小牛都不可靠。怎麼這麼遜?啊哈,我們上山都帶地圖嘛,誰沒事記得台三線的岔路咧。

雖然是雨後的山區,但襖熱的夜晚絲毫沒有一點夜晚該有的凉意,只有淡淡的油桐花香。大夥們同為山社嚮導,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山路上決不會滿足於入口不遠處就可以賞得到的流螢地。既然有路,似乎沒有理由不繼續走下去。

咱的領隊真不是蓋的喔,階梯和柏油路根本就不放在眼裡!帶著大家下切濕滑的山俓,橫渡雨後的溪溝。這哪算什麼,要不是眾人齊聲大力勸阻領隊繼續進行「溯溪探勘」行為,恐怕已經被溪溝後的長草所吞沒啦。

踩在鋪滿油桐花的路上,大家興高采烈的談笑著,我們是那麼的熟稔,那麼的親密。雖身處漆黑的山區,但一個動作,一個身影,不必去想也不必思考,我們都可以叫得出那是誰。除了至親的人外,一輩子能遇到幾個?

隨著夜色愈來愈濃,四周閃爍的光點也漸漸散去;踏著滑膩的油桐花,眾人輪流「攙扶」著鞋底太滑的領隊下山,眾人口中齊呼著小船子、小蜂子,攙扶「娘娘」下山啦!這下知道領隊是誰了吧?

Sunday, April 23, 2006

把網誌當日誌會是一個好主意嗎?

「假如我們寫『傳令兵很和善的話,這並不一定是真的...,我們簡單的寫著『傳令兵遞給我們兩條毯子』』。----惡童日記

將每天的行為、思考、學習和收穫以文字紀錄下來,成為最私密的對話,是為日記。由於是自我的對談,沒有理由扭曲事實後再紀錄下來,所留下來的應該是自己當下最真實的一面。在正常的狀況下,日記是屬於個人最私密不過的心靈財產。

我如果寫說:「為了參加阿桂與敏嘉的婚禮,一早就打點出門回新竹啦,斷斷續續的塞車讓我拖到11:35才到達新竹,好在住得近,還有時間回去換一件像樣的衣服。山社前前後後加上眷屬,坐了四桌,最精采的還是那鍋特地為新郎準備的『十全大捕湯』啦!真不愧是豪氣干雲的山社夥伴,到最後還是一飲而盡,最熱鬧的當然也是山社這夥人馬啦。接下來,幾個人到友達的活動中心唱了一下午的KTV。還第一次唱了「心動」這首歌。」

這是我今天的日誌。但是好像沒有深度。

然而網誌在一開始就是所謂的開放式空間,將紀錄放在網路上的同時,就必須考慮有可能看到這些文字的認識的或不認識的人。對特定人、事、物的「情緒性敘述」就必須承擔相當的責任。也許可以這麼說:網誌多少有某種提升層次的效果,讓人在紀錄或敘述某個過程中,可以抽離不能或不想公開的事,去蕪存菁,留下一篇紀錄。

這需要時間的沉澱和反覆的思考,對訓練寫東西來說,是挺不錯的。但這好像不再是真實面對自己了。

如果我不將某一篇的遊記中的另一人,抽離了性別的角度,我會不會控制不了自己的文字或情感?唯有抽離了特定的因子,轉而紀錄一種單純的行旅,才有可能不慍不火的紀錄下來。

如果真實的面對自己,勢必要與心理最深處的想法對談,然後,在網路上公開!說實在的,我辦不到!

我喜歡寫網誌的壓力,感覺更要讓人慎思後才下筆,也不必不必侷限於當天發生的事件。但是想讓它真實,卻又不得不處處保留,難道說還是得回歸日記才行?

Friday, April 21, 2006

做過最瘋狂的事

身邊的同事多半已婚。一天午餐時,突發奇想,一個一個點名並且質問說:「你和你另一半曾經做過最瘋狂的事是什麼?」

多數的人只是認為這本身就是一個令人發噱的問題。幾個女生在吃吃的笑。

結論呢?即興旅行!機車環島!還有結婚!?甚至還有人想不起來和另一半這麼些年來曾經做過哪件算是瘋狂的事!總之,大家都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搞得哈哈大笑。對於成天還得面對小孩的人來說,回想年少輕狂時做過的瘋狂事,還真有那麼點距離。

不管是渾身溼透的雨中漫步,還是我倆沒有明天似的機車環島,亦或是吃遍夜市的每攤好料,我們就是要在回顧過去時,映出一幅生活照,而不僅是一張平板的大頭照。而在超乎正常感官體驗的時刻,留下來的不僅是凌越一般記憶的畫面,陪伴你體驗這不凡經驗的人,總是有著那麼特殊的感覺吧。

Wednesday, April 19, 2006

問題不是出在簡體字!

最近許多人在轉寄一封呼籲大家到聯合國網站上抗議聯合國公文書將在2008年廢除繁體字的決議,原因是將來繁體字將會被邊緣化。另一方面,官方也宣佈不得在考試中使用簡體字。好像繁體字的衰敗就迫在眉睫,而背後的原因就是老共的陰謀。

文字是一種語言的延伸,語言又是一種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強弱,直接決定了一種書寫文字的將來。亞洲算是有許多不同民族和語言的地區。日本百年來已成文化強國,整個泛太平洋地區,除了關島、夏威夷等地因有許多的日裔移民,文化上承接了日本之外,大概就屬台灣最沒有日裔居民也卻也最接受日本文化了。全世界日裔人士最少,日本節目最多的地區,非台灣莫屬。近幾年,韓國的電視劇也開始進軍國際,雖然韓語使用者僅屬特定地區的人,但挾著文化輸出的方式,韓國也將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推向了亞洲和國際,也許哪天這世界會掀起一股韓文風也說不定。

拉丁文雖然是一種已經是走入末路的語言,歐洲已經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以拉丁文作為正式的語言或書寫文字,但多數歐洲的精英份子,還是多少學習一些基本的拉丁文,因為拉丁文在整個歐洲史上佔有太重要的地位,這代表的是一種文化上的優越和傳承。

要讓繁體中文存活下去,不是去寫信請求別人不要忘了你,而是要將乘載這種文字的文化推廣出去,讓繁體中文的能見度增加。以往政府都還有一筆經費在世界各大都會區都設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或介紹台灣文化的機構,近幾年或許沒那個財力來支撐這樣的組織了,但國外有許多的美術館、博物館等機構,以文化贊助的方式,捐贈少量的經費來印製繁體中文的簡介,其效果一定比在某個城市設立一個固定的機構來得有效多了。政府為什麼不能用行銷的角度來想想如何將繁體中文推廣出去?

共產黨建政之初少有幾個受過高等教育的檯面人物,為了通行公文書,只能創造出一些能立即上手的簡體字,但不能免除的是這些人在用字遣詞上,並沒有傳承了古老中文的美,反而特立獨行出一種偏向市井俚語的中文,但是這也是當年無可避免的遺產。如今,認識不全的新生代媒體卻已經將簡體字和俚俗的中文劃上等號,殊不知我們要擔憂的不是書寫方式的演變,更應該憂心的是表達能力用字遣詞上的沉淪。

與其大聲嚷嚷著別人不要我們的文字時,不如好好思考如何將乘載這種文字的文化擴張、突圍,或創造出一種強勢的文化輸出結構。但是摻雜了政治氛圍的文化議題,我想終究還是很難妥協的。

Friday, April 14, 2006

生日

我外公算是高壽了。身分證上登記的生年是民國元年,走的那年是民國九十四年。其實他說當時為了符合學校的入學限制,刻意將民國前一年的出生年改為民國元年。算算是活了九十五年。由於曾在官校教書,幾年下來也有不少的學生,這些當年的學生們每年都要到台北來給他祝壽。一群爺爺輩的老先生聚在一起,給一位對我我來說也是爺爺輩的祝壽,頓時讓我像個小娃娃般的稚嫩。壽宴一年比一年盛大,幾年下來,老爺爺們來的人數也漸漸減少了。凋零了。

外公九十大壽那年,收到了一個花花綠綠的「壽」字,足足有近一公尺長寬,回去掛在住了三十年的吳興街老房子牆上,顯得格外突兀。它就這麼掛著,因為在贈送的那一剎那過後,就只剩下了物質本身的價值了。玻璃、紙片、膠水和木片的組合。待到外公去年過世後,大家清掃那房子準備出售,這個富麗堂皇的「壽」字,就這麼掛著,大家好像不約而同的刻意忽視它的存在似的,從頭到尾沒有人提出來這個掛在牆上的「壽」字該如何處理。它是那麼的新穎,那麼的艷麗,黑色木框上還散發著深色原木的色澤。但是它的存在卻失去了一絲一毫的價值,它甚至比不上一把用了十年的破椅子和那個三十年的舊盤子。它還在那裡根本就是在嘲笑一個走了的人。還「壽」咧,人都走啦。於是,大家般光了堪用的破爛家具,獨留那最艷麗的「壽」在牆上。人去樓空。

我一向不大愛過啥生日,我總是對人說這是一個「母難日」。母親辛苦的在某一年的今天把我們生了下來,今天不是讓後生晚輩慶生找樂子的,是後生晚輩該抓起電話或走到母親的面前說一聲「媽媽,謝謝妳。」才對。當然,小朋友例外。小朋友的生日會的真正意義不在吃吃喝喝,是主辦的媽媽對自己的努力的肯定,是參與的人藉由小朋友的歡樂表情對那位母親的敬意。沒有母親,小朋友能在今天活蹦亂跳的慶生嗎?

至於那些凹人的傢伙們,說什麼「你今天生日喲,所以你要買飲料跟香雞排請大家客。」這分明就是在打劫。我今天長了一歲與你何干?如果你們覺得我這個人值得,應該是你們主動發起呀,而不是趁這個藉口來要糖果。

影集「Band of Brothers」裡面有一段精采的對話。已經升上少校的溫特斯坐在吉普車上,看見了昔日在訓練基地時的長官,也是人人恨之入骨的索柏上尉經過他面前,卻視若無睹,溫特斯少校毫不留情的叫所柏上尉到他面前來,跟他說:「Captain Sobel. You salute the rank, not the person.」是呀,要慶生,不是喲夥一票子人來摸摸頭發糖果,是要想想自己對那些人來說,是什麼樣的意義的存在?如果你夠重要,自然除了你媽和你自己外,有人會記起這日子地。這個rank代表的是一種成就和重要性,要致敬和紀念的不是那每年重複到來的時間,而是一年比一年重要的關係,緊密的友誼,以及陪伴一路走來的點滴。

溫特斯出了多年來的一口怨氣,索伯敬禮敬的心不甘情不願的。但我可不要這種的致敬,尤其在什麼生日的這種時間,我寧可好好想想自己這一年來又幹了哪些壞事,又交哪些朋友,家人如何,是不是過得比去年好?還有,別忘了打通電話說聲謝謝老媽和謝謝在這一年間身邊重要的人。當然,做朋友的也要適度表示一下,對他說聲:「有你,真好。」

Wednesday, April 12, 2006

我要去會師


來了個鋒面,這玩笑可開大了。

早已懷著必死的決心,端坐在椅子上任由指責,就是為了參加這個會師(當然不只這個,還有接下來本季的精采活動….),現在居然來了一個鋒面,只能說「哇哩咧…..。」

可千萬不能下雨啊!

去年當社長還有藉口說要帶實習嚮導開活動,以免帶隊經歷不夠會發生銜接不上的斷層,一季開兩隊帶四個人已經是幹刀口上舔血的日子了。今年失去了這個藉口,又好想跟大家出去走走,怎麼辦?前些日子只好裝烏龜逃避現實,想等到哪天她心情好的時候再提,結果就是風雲起,山河動。

等壓線圖看起來當天鋒面要到20:00才會通過台灣!

全招了。會師、馬博、四秀、還有兩場喜酒(本來還有東稜的)。就醬了。15號就咬著牙上山吧。就算我賴皮,以前說不爬山的話不算話,但當時那種氣氛下,是處於壓力下的非自由意志,沒聽過被回教聖戰組織綁架的美軍在鏡頭前批評美國出兵,等到獲釋後還要被控賣國的,非自由意志呀!

會師不只是會師,還有一項更重要的任務!晴天娃娃!萬事就拜託了!給你一個Orz。

Monday, April 10, 2006

紅塵俗事當戱看


不知僧尼以什麼心情看戱?

鑼鼓喧天,可有木魚輕響來得震心?若有,為何又有空山木魚響清夜?
彩衣斑爛,可有一襲素衣來得耀目?若有,為何又有袈裟一揚,萬般顏色俱寂的凜然?


紅塵俗事當戱看。
=================================================================
這不曉得是哪個記者寫的,好久以前,也沒有署名。

配合著這張照片,形成了一種對比和一個有趣的命題,而在這小小的圖文裡,我最喜歡的還是這對句式文稿。

人生如戱,戱如人生,端看你心告訴你怎麼演。出家在家,都只不過是一角而已。

Thursday, April 06, 2006

推薦給你---6封布拉格地鐵的情書


今晚K完了這本書,這真是一本充滿幽默並且能讓人會心一笑的時尚作品;有那種熟悉的城市感覺,簡訊、美式文化入侵、名牌崇拜。原來捷克玩意兒不一定非得像昆德拉給人的沉重和強壓人式的思考,也是可以貼近我們熟悉的環境和價值觀呢。這我得承認我挺不能接受村上那種日式的男女關係。

看完了後可讓我這個逐漸步入中年的老傢伙明瞭了將來我已不會有有任何把妹的信心與希望啦,看來我已經到了這種開始被女人們嫌棄的年紀囉。好在頭髮還沒開始禿~~~。

這本都會女孩的愛情冒險,纏繞在信任與背叛、期待與現實,理性與感性之間。不過,小說就是小說,它存在的目的不就是提供一個讓讀者拋開與超越現實生活,然後去自由聯想的一個途徑嗎?

戀愛中的人不妨拿來做教戰手冊,你會洞燭先機,猜透他的心。(誰說戀愛會變笨,它只會讓人痴狂。)
還沒戀愛的人不妨拿來做案例宣導,裡面的紛紛擾擾可以讓你準確地避開地雷。
結了婚的人咩,那就更多啦,不過我不能在這裡講出來。但你要先學會反諷(Irony)和自嘲才行。
建議想看的人不妨也去找一本王文華的「蛋白質女孩」來研究研究,這是都會男子的愛情冒險,更會讓你會心一笑。

PS. 反諷(Irony):人對自己,或屬於自己的東西,都以客觀角度看待,或從相反的方向來看,而從其中看出可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