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19, 2006

問題不是出在簡體字!

最近許多人在轉寄一封呼籲大家到聯合國網站上抗議聯合國公文書將在2008年廢除繁體字的決議,原因是將來繁體字將會被邊緣化。另一方面,官方也宣佈不得在考試中使用簡體字。好像繁體字的衰敗就迫在眉睫,而背後的原因就是老共的陰謀。

文字是一種語言的延伸,語言又是一種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強弱,直接決定了一種書寫文字的將來。亞洲算是有許多不同民族和語言的地區。日本百年來已成文化強國,整個泛太平洋地區,除了關島、夏威夷等地因有許多的日裔移民,文化上承接了日本之外,大概就屬台灣最沒有日裔居民也卻也最接受日本文化了。全世界日裔人士最少,日本節目最多的地區,非台灣莫屬。近幾年,韓國的電視劇也開始進軍國際,雖然韓語使用者僅屬特定地區的人,但挾著文化輸出的方式,韓國也將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推向了亞洲和國際,也許哪天這世界會掀起一股韓文風也說不定。

拉丁文雖然是一種已經是走入末路的語言,歐洲已經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以拉丁文作為正式的語言或書寫文字,但多數歐洲的精英份子,還是多少學習一些基本的拉丁文,因為拉丁文在整個歐洲史上佔有太重要的地位,這代表的是一種文化上的優越和傳承。

要讓繁體中文存活下去,不是去寫信請求別人不要忘了你,而是要將乘載這種文字的文化推廣出去,讓繁體中文的能見度增加。以往政府都還有一筆經費在世界各大都會區都設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或介紹台灣文化的機構,近幾年或許沒那個財力來支撐這樣的組織了,但國外有許多的美術館、博物館等機構,以文化贊助的方式,捐贈少量的經費來印製繁體中文的簡介,其效果一定比在某個城市設立一個固定的機構來得有效多了。政府為什麼不能用行銷的角度來想想如何將繁體中文推廣出去?

共產黨建政之初少有幾個受過高等教育的檯面人物,為了通行公文書,只能創造出一些能立即上手的簡體字,但不能免除的是這些人在用字遣詞上,並沒有傳承了古老中文的美,反而特立獨行出一種偏向市井俚語的中文,但是這也是當年無可避免的遺產。如今,認識不全的新生代媒體卻已經將簡體字和俚俗的中文劃上等號,殊不知我們要擔憂的不是書寫方式的演變,更應該憂心的是表達能力用字遣詞上的沉淪。

與其大聲嚷嚷著別人不要我們的文字時,不如好好思考如何將乘載這種文字的文化擴張、突圍,或創造出一種強勢的文化輸出結構。但是摻雜了政治氛圍的文化議題,我想終究還是很難妥協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