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31, 2007

鄰家大叔的單車訓練

為了八月的一場單車旅行,總要找機會練練,趁著日頭稍偏,以最簡單的準備就上路了。

所謂最簡單的準備就是居家短褲外加運動涼鞋,沒水、沒帽、沒背包。刻意選用最重的美利達鐵架子車上路,目的地呢?就屏東舊鐵橋吧。

鐵架子車可不是蓋的,豈是一個「重」字能了得,唯一的用處大概是拿來練身體;沿著本館路到了正修的後門,這裡給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好像台北的景美或新店一帶靠山的住宅區,一種屬於都市的巷弄,似乎都有著令人驚奇的秘密在下一個拐角等著去發掘呢。

車過鳥松就進入了仁美村,正式開始上上下下的路段。仁美的北邊也就是高雄車友都過的(水土)ㄌㄢˋ埔村,起伏的道路相當適合練習單車的區域,山路小徑也可拿來玩登山車。

啊,路邊傳來一陣香味,是車輪餅!但是還沒開始練習,怎麼可以先享受?
不行,所以要加足了馬力衝出仁美村。
車輪餅,我不會放棄你的,我一定會回來找你的!(如果待會兒你還在的話)

過了坪頂國小,溜過一個好大的下坡就進了龍目村。一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大概認為我不是泰勞就是附近無聊的大叔,因為通常是不會有單車愛好者看起來這麼「不專業」的,而我這個「不專業」的單車愛好者就這麼嚕進了大樹的村上啦。可是眼見濃雲已經來襲,心中又掛念著車輪餅,決定就在大樹掉頭。

原路回到仁美,當然就回到車輪餅的攤位前,當嗑掉三個車輪餅後飄起了毛毛雨,該走囉。

回程時還有五個車輪餅在把手上晃呀蕩呀的,這下甭說「無聊的鄰家大叔」騎車減肥了,說是「街友」出來買晚餐大概比較貼切吧。

達文西密碼新發現

中時報導說有人把「最後晚餐」的圖案給「扭轉再疊合」後就會看到不同的畫面,由於提供的四個網址都因為高流量而當機了,看來大家都非常關心流傳兩千年的宗教背後到底還有什麼意想不到的故事。按奈不住好奇心,只好自己來玩,先抓原圖下來
鏡射複製成另一張
用Paint Shop Pro把兩張疊在一起
真的有嗎?好像看不大出來咧。
前陣子還說詹姆士卡麥隆已經在以色列找到耶穌的墓穴了,實際上,這已經變成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只是影片中篤信猶太教的以色列人發現耶穌的墓可能就在公寓後方的小花園內,感覺上倒是挺平淡的,反不如西方世界的人反應之熱烈。

Friday, July 27, 2007

下班後,來登個頂吧

看到山就就想去走走,就算小小的漯底山也不放過。
自從上次逛了這座小山後,竟在營舍的旁發現指示著三角點的標誌。蛤,原來這裡還有三角點!回去一查,竟還是個二等三角點呢。

點名:潭底山
等級:2
號碼:內補042
橫座標:172433.218
縱座標:2519224.914
高度:48.264

趁著夏天下班後的天光,又來了一趟漯底山,鑽過樹叢雜草,發現了不少登山隊伍的路條,三角點四週也有人整理過,看來並不寂寞喔。花崗岩的三角點外有打磨過,所以較為平滑。

哈,這是最可愛的一個三角點吧,從「登山口」上來,只需………三分鐘。

Thursday, July 26, 2007

到得了的地方,就從池上開始吧

最初的計畫是從花蓮騎回高雄,後來改成第一天台東附近繞圈,但追求新奇刺激的個性卻想到要瀏覽相同的風景就有點不過癮。

繞台23線一圈又太遠,放棄。

想想既然打算搭火車,就要發揮火車的最大邊際效益:「在剩下的半天時間能夠騎得回台東市之前提下,把車弄到最遠的地方開始騎。」估計了一下,就是池上囉。

Day1
高雄搭莒光91車次07:11--> 台東10:00
台東搭莒光29車次10:51--> 池上11:54
騎車回台東50Km

這也算是熱身吧。

到不了的意境,只好精讀換成瀏覽

睽違許久的這本書「沙郡年記」終於在我的閱讀之列中,但是優美的意境卻敗在我這個三流讀者手下,因為太優美了,太有泱泱大美利堅共和國的壯闊與美麗。說句實話,我只能用力揣摩。就算曾在美國鄉村住過六七年,住屋後門打開不乏野兔、松鼠、穿山甲甚至小鹿的我,也只能對這麼美的中北部地區的風光儘力想像。誰叫我住的是那個永遠是全美「倒數」前三名其中之一的路州哩。

除此之外,閱讀的環境也實在難以讓人被書中的文字融化感動,在讀到白喉林鶯的翱翔時,不得不回應小孩的吆喝,在想像鱒魚的逆流時,不得不管教正和弟弟爭奪玩具的小姐。

雖然如此還是刻刻疤疤的看了一半,但我想我還是會堅持下去的,畢竟這是一本難得的書,可惜的是,必須由精讀轉為瀏覽。啊,開卷有益嘛。

巧的是,幾年沒連絡的Max回台灣竟然來電,問他在哪間學校教書。
「在威斯康辛州」
「喔…是呀」
「跟你說,那邊真是太美麗了」(才寒喧了兩句就提到了!看來不假。)
「喔…是呀」
嘿,就有這種巧合事。雖然是不可能親身去體會,但有了Max這句話,花點時間看下去,應該是值得的。

Wednesday, July 25, 2007

台東南迴單車旅行計畫

本來要計畫一個花蓮à高雄的單車行
但似乎是都不可能三天時間搞定
只好退而求其次
從台東回來吧
Day1
高雄搭莒光91車次07:11 --> 台東10:00
台東市 <---> 關山(來回約80公里)
住宿台東
Day2
台東-->墾丁or牡丹
Day3
墾丁or牡丹-->高雄

雖然有些失望
不能享受花東縱谷的風光
但這也許是比較保險的方法

Tuesday, July 24, 2007

愛情像母狗Amores perros


在沒有中英文字幕狀況下,熬夜把這部從頭到尾咭哩呱啦西班牙語的「愛情像母狗」看完了,據說導演是玩這種「把許多不同線索的故事用一個事件傳連起來」起家的,「火線交錯」裡也呈現如此風格;先做個比較的話,應該可以跟昆汀的Pop Fiction和杜琪峰的PTU來相提並論
(當然其中PTU的最後一場決戰,恐怕是難得中的難得,讓人看了幾乎要跳起來為導演鼓掌。)

三個故事都有一隻狗來襯托人的荒謬貪婪,尤其是刻意用寫實的畫面呈現殺戮場面,讓這個墨西哥城市就如同淋上醬汁的Nacho Supreme,各種氣味融合在一只盤中。有Sour Cream的酸,有Chili肉醬的衝鼻調味,也有溶化了的Chese的香,但這就是標準的墨西哥style。

看了這部電影,當然可以讓人跳起來大喊:「就是這個味!」,如果Antonio Banderas的Desperado還不夠讓您覺得夠嗆夠辣,或稍嫌做作。Amores perros絕對不會失望。

話說回來了,最後幾幕中老左派大鬍子殺手終於帶著惡犬揚長而去,這剛好就是我認為最完美的結局。殺手配惡犬,好一個新友誼的開始。

Monday, July 23, 2007

練習唱練習曲

本週因緣際會,看了三場電影(哈利波特、練習曲、太陽浩劫),讓久久未曾踏入電影院的我有種久旱逢甘霖的感覺,雖然家就距離十全路的喜滿客和二輪片的和春分別只有五分鐘和三分鐘的路程,但時間上卻總是掐不出來,所以和電影絕緣有一段時間哩。

早就想看「練習曲」了,本想帶家裡的小姐去的,竟演變成小姐沒興趣反而老媽有興趣,雖然出了門老媽才知原來是國片,頓時萌生退意,在我慫恿又掏錢之下,加上之前電視的訪談,也就願意一起來瞧瞧了。

用年輕人和單車的故事來展現台灣的風土人文和多元文化,可說是相當小品的一部電影。穿插的橋段有如網誌的輕描淡寫,又有著耐人尋味的深度。會讓人感動的是每個自然風景的鏡頭,那種只能在把旅行的速度放慢道單車或步行的速度之下,才能慢慢咀嚼出來的美。這讓我想起和老弟騎著單車去探訪鼓山、塩埕一帶老屋的經驗,空蕩寧靜的日式老屋和用咕荖石砌起來的巷弄,必須要用最自然的方式造訪呀。

也許只有孤獨的單車旅行者才有這福分能讓四週的人張開雙手,來個融化陌生的擁抱。其實,早跟兩週前緣分遇到的屛師大同學誇下海口了,將來哪一天單車環島,我也會選擇一個人上路的。

所以,計畫就這麼展開了!就從花蓮到高雄吧。

貓咪零錢包


曾經有個剛認識的朋友
看到我從零錢包拿出零錢時
訝異的對我說
不是男生都習慣把零錢放在口袋嗎?
你怎麼還會帶個零錢包?
ㄟ這我也沒辦法解釋
從以前就是這麼習慣的呀

所以當最近那個零錢包失蹤後
又找了個零錢包來
呵呵,有貓咪。
本來挑深藍色
後來還是決定換成最喜歡的紅色

ㄟ這樣會不會又被人說成太「蕾」了呀

Friday, July 20, 2007

小人兒說話

小人兒學說話時是最好玩的時候
明明才不到三歲,聽到了大人說曾去哪裡走走玩玩的經驗
還會煞有介事的跟大人說:「我小時後也還去過捏…」

小人兒說話不會發ㄍ或ㄎ的的音
所有詞彙裡面碰到以ㄍ或ㄎ發音的
一律換成ㄉ發音
所以就有了許多好玩的唸法
剛剛唸成了ㄉㄤ ㄉㄤ
我ㄉㄢˋ ㄉㄢˋ(我看看)
小ㄉㄡˇ ㄉㄡˊ(小狗狗)
烏龜說成了烏ㄉㄨㄟ
蝸牛說成了ㄉㄨㄚ牛
帥哥變成了帥ㄉ
後來更是變本加厲
直接要人稱他為「帥ㄉㄠ」!
「帥ㄉㄠ」!「帥ㄉㄠ」是啥?

小人兒明明就不會講台語
可是發音裡卻常有台灣ㄍㄡˊ語的腔
「好吧,偶們出花了吧!」真是讓聽的人不知所措

小人兒說話有時還會著急,一個發語詞「我」,「我」了七八次還沒「我」完,
就成了「我我我我…ㄉㄤㄉㄤ到樓下去,樓下有小ㄉㄡˇㄉㄡˊ捏,可是水裡面沒有烏ㄉㄨㄟ捏,後來我我我有找到ㄉㄨㄚ牛,可是我只有ㄉㄢˋㄉㄢˋ,不能摸。」

雖然有時令人莞爾,但是人小並不代表他糊塗,整天抱著大槍說要學電腦裡面的「壞人拿大槍」,但是你問他你是好人還是壞人,小人兒會馬上說:「我我我是好ㄌㄣˊ!」

Wednesday, July 18, 2007

漯底山

去年的某一天,和老弟騎車由台南走西濱回高雄,路上發現梓官彌陀附近的二高村旁有座俯瞰岡山機場的小山丘,繞進小路探險,發現裡面有駐軍,老弟說這蓊鬱的林木好似金門。寧靜而熟悉的回憶。

最近他又去了附近,發現駐軍已經撤離,該處已經成為附近居民散步休憩的公園,於是興起了一探究竟的動機。

原來這座我們口中的「二高山」應被稱為「漯底山」,空留數十座保留完整的房舍和巨大的碉堡掩體,登上最高的瞭望碉堡,竟是視角超過一百八十度的台南至高雄海岸線,北起台南市,南至高雄壽山;回望東方,透過澄澈的空氣和大小岡山的稜線仍可見北大武。

漯底山文史工作會的解說人員為我們大致的說明了這座自日據時代就是軍事管制區的歷史,這個標高不足五十公尺的山丘是由類似月世界的泥火山堆積而成的,碉堡附近仍有兩口湧出的噴口。

一座孤懸在陸地上的山丘,她的命運卻有如島嶼一般呀,陪伴孤島的是候鳥,陪伴陸上孤島的也是世代交替、來來去去的官兵。空蕩的營房和深遂的彈藥庫,依稀看得出某些日軍挖鑿式樣。

我記下部隊的番號叫「天雷」。樹影漸長,昏鴉已返,斜日下我仍看得出水泥牆上的刻字:1548梯,高雄兵。

纏繞

想要用長鏡頭捕捉妳的幸福
視線卻停格在妳倆互換的眼神
指尖微顫
不願看著妳們的吻
慍色鎖愁眉
膽怯的我卻從妳似霜的表情中
悄悄滑開

Monday, July 16, 2007

南迴鎩羽單車奇遇

把單車架好後,離開雙流森林遊樂區大門後轉入南迴公路往壽卡出發,一路的上坡和大太陽一點也沒有讓人煩惱,因為我已經被「能夠出來騎這段夢寐以求的路段」給樂昏了。一種完全自由的感覺,是呀,這感覺在於我正往山巒的方向前進哪。

前進不到五百公尺,就發現了剛剛在公路上看到的那個掛了一車行李的單車環島者在坡上停下休息,沒想到我們竟然會有緣分一起騎一段路呢。和這位屏東師院的同學邊騎邊聊著,從高雄出發的第一天、不僅裝備全是借來的、第一次單車上路就以最大的勇氣一人環島!這也是他生平第一次來到南迴這一帶。讓人只能驚訝那種初生之犢的力量。

也許是這位同學的行李跨在車架上看起來挺有份量的,不少的車輛打開車窗給我們喊一聲加油。哈、沾光、沾光,我只是來插花的哩,陪陪他騎這段也可消除一下他的疲勞吧。

正當我們接近壽卡最高點時,一個背著大背包的身影出現在眼前,又是一位勇者呀。背包後面掛著帶給他幸運的哆拉A夢和一面紙牌,寫著:「徒步環島中,請給我一個微笑!」不過勇者是不孤單的,路邊已經有兩位同樣也是徒步環島的同學,原來三個人在半路上遇到,就決定結伴齊行。

同時間在壽卡的另有一男一女,看這個妹妹黑黑瘦瘦的,一問之下才知她才剛從高中畢業,順時針方向從桃園出發已邁入第八天!嘿,我能說啥,只能給人家佩服到底。不過為了證實我已即將邁入四十,還是掏出了證件給這幾個小朋友驗明一下正身,嘿嘿,大叔平常也是愛跑跑跳跳的呀。

幾個人留下合照算是在這難得的旅程上的註腳,我還真是裡面最小Case的。互道珍重厚就要各奔前程了。嚕下了縣道199,終於在東源村找到家麵店。閱「車」無數的老闆娘說最近來了到多到數不清的單車環島騎士,看來生意興隆喔。吃完麵又被老闆娘消遣一翻,說我像日本人,嘿嘿,從小到大已經聽過不下數十遍說我像日本人這樣的話哩。大概是鬍渣的關係吧。

出了東源村則是水上草原,但是沒想到旅程竟然就在這裡結束了!前後胎同時扁下去,卻只帶了了一條備胎在身上,而且打氣筒在組車時掉在汽車後車廂沒帶出來,攔下另一組騎過來的單車騎士借打氣筒,五分鐘後眼看不行只好決定call救援吧。我難得的南橫墾丁之旅就這麼結束了,剩下的太平洋沿岸就只能開車欣賞,冷氣不比海風來的振奮,皮椅哪有單車坐墊的自由,天不從人願,只好期望下次了。

Friday, July 13, 2007

能不能打破好萊塢式大結局

一個故事的結局好不好,會給人一個值得回味的記憶。畢竟在怎麼長的故事,再怎麼續貂的電影都會有個結局,有的讓人掩卷嘆息,有的讓人嗤之以鼻,有的虎頭蛇尾,也有的不知所云。

尤其是好萊塢電影拍多了,也形成一種特殊的風格,就是要有一個收場或結局。相對於歐洲的電影,風格就會比較獨特。記得剛開始看一些歐洲電影特別是法國電影時,總是不大習慣在故事就這麼結束了,結束的讓人摸不著頭腦。蛤?這樣就結束啦?

John Travolta在Swordfish中有點半諷刺的故意說破好萊塢式電影大結局:「難道壞人就一定要被抓起來嗎?」也難怪這部電影裡他這個壞人的角色當然要風光脫逃。相對於刻意的戳破,多數的故事裡還是要符合社會期待。總之,電影或書中殺了人的不外乎非得在結局中被宰,無辜受利用的人也能得到諒解,位高權重的主謀都得黯然離開。甚至當種族和宗教元素摻進創作過程時,作者或導演更是得面面俱到的不能得罪任何一方,誰想把自己搞得跟魯西迪一般?

經典搞笑電影「Hot Shots! Part Deux」裡面更是把那些好萊塢電影結局中的男女感情講得更露骨。印地安酋長說:「It is time to f--k」拜託,還真直接咧。

這兩天把「奔月追緝令」看完了,超炫的故事內容算是精采,不過對於我這個挑剔的人,就是難以接受最後的結局,明明一部振奮人心的太空冒險故事,硬是套進個好萊塢式大結局,殺手被殺、主謀下台。男女主角也開始眉來眼去的,不怎麼惡的人得到了小小的報應後就沒事了,天哪,真是讓人難以接受的「完美大結局」,霎時間,本來對這本書的推崇一掃而空,而這就是所謂的符合大眾品味吧。

Tuesday, July 10, 2007

一定要巴黎嗎?慕尼黑行不行?

今天有人問我說:「『巴黎在變,不變的是我的孤獨』出自哪裡呀?」
哎呀,我真的沒聽過。
天知道這是從哪本書裡看來的,也說不定是他自己的創作哩。用巴黎的多采多姿來襯托自己不變的孤獨,的確很有創意。就像提到高貴和傳統就不忘倫敦,時尚和名牌不脫米蘭,浪漫和風采永遠是巴黎的呀。

這讓我想起和老弟以前的白爛玩笑。某次騎機車經過路旁的大樓,發現每棟大樓都有個充滿遐想的名稱,什麼「天下」「山河」「御花園」,不然就是什麼「京城」「大觀」「新倫敦」的。

「為什麼這些名字都搞得很屌大的樣子,好像住在一個二十五坪的公寓就跟君臨天下一般。」
「是呀,這些名字喊得都重複了,應該換點別的。」
「應該有棟大樓叫『新莫曼斯克』、『新基輔』或乾脆叫『新史達林格勒』,來點俄羅斯風情的也不錯。」
「是呀,也從沒聽過有用『新柏林』或『新德列斯登』來命名的大樓吧。這些建商真是沒眼光。」
「不過史達林格勒被德軍和俄軍打得都快平了,大概沒有人想去買吧。」
「德列斯登也被千機大轟炸過了。」

哎呀,這大概是軍事迷的冷笑話吧。

不過說到孤獨和憂鬱,當然要看看哪座城市才能實至名歸。在美國是西雅圖,在台灣是基隆,兩座城市的居民自殺率都比別的地方高,而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陰雨天氣比其他城市多,我想就算住在基隆的『馬爾地夫陽光小築』恐怕日子也苦悶難捱吧。

Monday, July 09, 2007

零七年七月七日旗鹽山


又一次逮到了出去走走的機會,決定獨闖旗鹽山。幾經波折,終於在大太陽下到達舊筏灣,停車後步行到射鹿吊橋,這段路上次已經來探訪過了,而根據資料,過吊橋後就是一路陡上到巴達因部落,

在七月的艷陽下走這段路真是難受,不僅沒有樹蔭遮蔽,山谷裡也沒風,眼看樹枝都靜止在空氣中,唯一可以依靠的只剩下一把雨傘,好在有這把雨傘,不然水分的流失會更可怕,此行攜帶了三公升的水,雖然沿途的部落和溪流水源充足,但摸起來感覺不到冰涼,蒸騰的暑氣讓人非常疲憊。

在巴達因好好休息一下,整個部落空無一人,只有一隻瘦巴巴的斷腿狗被栓在鍊子上,不久晃來了兩個從旗鹽山下來的山友,哈啦兩句後就匆忙下山了。

面對空蕩的部落和仍然高掛在天頂的太陽,還是撐起雨傘上路,好在這段路途是腰繞,雨傘發揮了作用,才讓這來回路沒那麼慘。

下山時碰到一位高雄社區大學的老師,他是來拍攝影片準備給放給排灣村的老人看,讓走不回來的人可以看看部落如今狀況,簡短的聊了一下,才發現原來都跟荒野扯上關係,會來山裡的人都有那種特殊的緣分吧。

下殺溪谷過吊橋後卻要面對自己犯的錯誤---把車停太上面了!已經有點硬撐的往上爬,中途還被迫停下來指揮解救一台動彈不得的轎車,解救他後竟然絕塵而去,當勉強走回車旁時,回首一望,發現這邊的高度幾乎和起登旗鹽山的鞍部相同海拔高度。哇咧,我等於是走了一個等高的V字型。


好累好累,真可說是淋漓盡致的一天呀。

Sunday, July 08, 2007

假如她是真的

週六出發前往旗鹽山前,為了先到公司拿相機的記憶卡,剛下燕巢交流道,就看到一個矮小的身影在路旁招手攔車,由於當年當兵攔車時所發下的一個願:「我將來要儘可能的載那些在路邊攔車的人」,於是不遐思所的將車停在路邊,那人快步趕來,原來是個又黑又瘦的女人,穿件破舊的衣服和工作褲,套著拖鞋的左腳上還裹著紗布。

我問她要去哪裡,她說要去旗山。我說我要到屏東,但可以把你送到半路,但是我現在要進公司拿個東西,請她在門口等一下,她同意了。於是先將她載到公司門口,讓她下車在大們等待,待我拿到記憶卡後出來,見她還在陰影下等待,於是讓她上車,往22公路開去。

在車上問了問她的狀況,她說她在雲林工作,因為小孩生病了住院,從雲林趕回來,但是坐野雞車到高雄(我想應該是楠梓),已經沒有錢坐公車了,於是她開始用走的,想一路攔車到旗山,花了兩個小時,沒有一台車停下來,甚至連卡車也都不停,她也曾試著去拜託公車司機幫忙載她一程,但公司司機卻不願意,於是她只好抱著走回旗山的念頭,這起碼有二十公里的路程呀。

問她關於她先生,她說她先生正在關,小孩給家裡八十歲的婆婆帶,婆婆平日拾荒維生,另外還要帶大伯的兩個小孩,而大伯卻已經喝農藥自殺了,越南籍的老婆又逃走,三個小孩給婆婆一個人照顧,她只能到雲林的姐夫家種田打工,這次因為小孩發燒住院,她才趕回來。

既然生活這麼苦,有沒有任何社會救濟呢?原來她家在內門,有土地有房子,但內門的土地貧瘠,沒有水源,種出的東西品質也不好,沒辦法賣,而她當年十七歲就北上去當訂模板的工人,從一天一千三開始做到一天三千,但這些錢拿去還她公公為擴建家裡房子向農會貸的款了,她也想在附近找工作,但機車又被撞壞,連維修的錢都沒有,只好北上雲林種田。也因為有不動產,因此申請不到政府的救濟。

看她連早餐都沒吃,於是把準備中午吃的餅乾給了她,但她卻拿在手中沒有打算要吃的樣子。聽了她的這番說辭,我也只能對她說:「你也真是太倒楣了。」

當下決定直接送她到旗山的重安醫院,到了旗山,她說她要先去個朋友哪裡看能不能借到些錢,於是她在旗山車站後下了車,我塞了一百塊給她,她連聲說謝後,捧著那包餅乾就衝上樓梯了。

回來跟家人說,大家也只是說貧窮的人在這個社會上其實不少。今天的炫蜂集會也把昨天這個遭遇講給幾個中蜂聽,這些平常不愁吃穿的孩子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這社會的冷漠或許是來自太多的騙局和謊言,我一方面希望她的故事是假的,那樣就不會有個貧窮的小孩在住院。但如果這故事是真的,我也只能試著看能不能利用她撥出的那通電話找到她,或許家扶能提供點協助的管道吧。

Friday, July 06, 2007

鄉民的逆襲



不要懷疑你的眼睛,招牌就是這麼寫的
沒有剪貼,沒有塗鴉
貨真價實的路邊警告標語,在高雄燕巢鄉義大醫院旁

拍完了分寄給許多北部的朋友,有人叫好,有人叫我去試試!
馬的,我還真的去給他挨石頭嗎?
不過仔細想想,恐嚇的成分比較大啦。
不然你叫哪個村民去丟?砸死人了可是要抓去關的。
怪不得路上沒有碎玻璃,路旁也沒看到準備的「子彈」,應該建議角宿的村民擺些道具才更真實些。

Thursday, July 05, 2007

岡山眷村末日


週六和老弟騎上機車又殺回了岡山,炎熱的南台灣夏日曬得我們的臉紅通通的,溜進了當年的康樂村六號乙。由於之前已經漸漸能接受台南水交社的命運,所以目睹那曾經充滿回憶而今殘破不堪的房子,還能以平常心來看待吧。

在六號乙照了數十張相片後再到對面的一號甲崔家,人去樓空只剩滿地的垃圾,當年搬走後住進來一戶姓楊,由於不熟識所以每次經過岡山也都沒再真的進入房子內參觀,如今大家都走了,眷村毀棄在即,終於我們能再度走進來,彌補那許多回憶中缺角的畫面。

究竟當年小時後那面牆上是否有窗?究竟那扇門後黝黑的壁櫥藏了什麼?這棟已經接近百年的老屋就包含了所有的答案。縱然許多的地方已經改建,但當年還是小孩時量著身高在牆腳刻記的木質轉角仍在,甚至連後來補漆的顏色也不曾改變。

踅回了隔壁的醒村,據說是當年最多飛官的巷弄,又溜進了村後的大屋,突然傳來重機械的雜嘈聲,原來醒村的大禮堂正在拆除,當年在這裡還裝設了一台電話,附近村落的電話都得打到這裡來,再由福利社的人廣播找人呢。

斜陽之下,大屋後的怪手以無比的力量摧毀了當年那棟最高、最寬敞的建築。駕駛隔著屋子看不到我們。我們走到近處,隔著玻璃和煙塵看進去,裡面陳設竟沒多大改變。賣冰的櫥窗空蕩蕩的等待命運的到來,高聳的天花板、斑白的牆壁,而那特有的氣味,只屬於醒村福利社的氣味依稀存在,但過不了多久,一切終將消失。影像已經紀錄了下來,但構成一個情境的諸多元素卻是那麼的複雜,所以我趕緊觸摸了那水泥的牆壁和已經乾枯風化了的廊柱,讓這輕微的觸感將來能和影像融為一體,建立屬於回憶的連結。

逃離了現場,我們帶走了撿回來的一個壓克力門牌。老弟還說別拿那個了,反正上面鑲的字是「楊」,但我看中的是「康樂村六號乙」這幾個字,所以就收在背包裡。

回去後過了兩天,老弟說「我們還真是撿對東西了呢,你仔細看看楊的後面是啥。」在被日曬後褪色的紅色壓克力板上,壓在黏上的字後,隱約可見,是個「任」。是呀,這不就是當年外公家那面門牌嗎?


末日的眷村有著特定族群無法放下的回憶,而這個族群被夕陽照射著長長的身影,沒有人會重視或試圖去挽回什麼的,康樂村、大鵬村、醒村、水交社、建國村,還有許許多多的克難時光,就這麼走入歷史成為下一個被淹沒的名詞吧。

夢境

老賈帶我回公司看看
但看起來明顯就不是以前的中X
看起來像桃園的朋X
我在門口騎上機車打轉
快樂的像個小孩騎上三輪車似的
當我又回到車棚下
幾個以前的同事來上班
和他們打招呼
陽光穿過半透明的波浪板投射在地上
讓四周顯得特別朦朧

================================

我在類似的學校長廊裡
他走在我的前面
白衣黑裙
梳流海紮馬尾
沿著交錯的迴廊疾行
黑裙之下竟然穿著一雙粉紅色的登山鞋
是一雙全新而且尺寸非常大
在他的腳下卻像是黏腳上似的
絲毫不見沉重
他快步前行
我追趕不上
數個轉折後
我實在忍不住的喊了他
他轉身停了下來讓我趕上
猛然注意到他的腳穿在鞋中竟是那麼的嬌小
他雖無言但眼神中卻透露著些許不耐煩
接著他轉身
朝向另一個如隧道般的穿廊走去
出口的光明把他身影漸漸包圍
終於消失在一團明亮之中
我睜睜的在原地看…

Wednesday, July 04, 2007

和學長的歸仁基地之旅

學長來南部講課
約了他下課後去找他出來見面聊天
許久未見面的他還是不改天真的個性
坐上車
我們又回到當初認識的地方---陸航歸仁基地
圍繞著完全改建的圍牆
高大茂密的九重葛已經消失
隔著圍牆我們找尋當年的建築物
那一棟是空運
那一棟是戰蒐
後面的是我們的飛修
前面的是基勤和指揮部
這是當年割草的地方
那邊又是每晚臭翻天的養雞場
從北面看還不過癮
還要繞到東面再接近些
雖然當年的陸航也算是個爽單位
誰叫我們是在當年男孩子必經的成長過程中所認識的呢
以前在庫房的時光歷歷在目
十六年過去了
縱然差一點找不到當年收假下公車走回機場的路
但那種愈來愈模糊的回憶又因學長的造訪而再度鮮活起來
有他陪伴著一同回想著那段有些慘澹的時光
突然覺得緣分是那麼的奇妙
他說他跟女朋友提到有個當兵時的學弟要來找他時
他女朋友詫異的問說:「你們是如何維持這樣的友誼的呀?都這麼多年了。」
我想她是不會明白我和學長的
能夠遇到像我們有著這麼相似興趣的朋友真叫我們不當一輩子的朋友也難

Monday, July 02, 2007

聖母峰的夢幻隊伍

連續六集的聖母峰系列已經播畢,這是有史以來最有規模的聖母峰攀登紀錄片,也著實讓人在每個禮拜五的晚上守電視機前,一分鐘也不願錯過。

其實這是個相當奇特的隊伍,老弱傷殘竟是一半一上,有雙腿切除裝上義肢的登山老手、有先天性氣喘卻想不靠氧氣登頂的丹麥人、有因車禍而雙腿裡打著鋼釘的機車玩家、更有年齡六十二歲且已經因癌症切除一顆腎臟的老法,LAFD布萊特已經是第二次來挑戰,斑白的兩鬢透露出他也有些年紀。唯二算是身體無大礙的只剩下美籍隊醫和黎巴嫩人了。

不過之前曾和朋友聊到,他認為這樣的登頂是勞民傷財之舉,何必為了一群不是那麼有能力的有錢人來讓雪巴人冒生命危險,所以他不認同這樣的攀登。

這樣的組合會是巧合嗎?片中並沒有說明。奇特的組合或許是因為現在所流行的Live Show,特意把一些奇特個性的人放在一起,這樣才有衝突,才有劇情的張力。有可能是企劃者的安排。

如果能讓我天真的設想一下,如果這個隊伍後面的成因在這裡卻不是這樣呢?

如果他們真的是因緣際會在2006年來到了羅素布萊斯的隊上,那對我來說,我會覺得這部紀錄片的內涵已經超越了一部僅以『紀錄一些有錢人所進行的冒險活動』這樣而已。這將成為一部紀錄著一些試圖克服生命的缺憾,勇於挑戰自我能力極限的紀錄片,這些人的明知自己所承受先天上的不足,確執意與現實對抗,想要為自己的生命留下一個存在的見證。聖母峰,只是個象徵,只是個用來實踐的道具,真正值的紀錄的是這群人的意志,那麼的堅決,那麼的令人感動。

最近正在看的一本書「奔月追緝令」中有段使我心中一凜的對話。主角傑克站在廢棄的巨大發射架前說:「你知道是什麼讓火箭能飛到太空嗎?」當時我的思緒開始猜想作者會指出哪樣構造或科技時,但是傑克卻說:「是夢想…。」

也許正是這隱藏在聖母峰巨大形象後面的隱喻,讓人覺得它第一集翻譯的名稱真是太好了,沒錯,它就叫做「夢上山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