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人問我說:「『巴黎在變,不變的是我的孤獨』出自哪裡呀?」
哎呀,我真的沒聽過。
天知道這是從哪本書裡看來的,也說不定是他自己的創作哩。用巴黎的多采多姿來襯托自己不變的孤獨,的確很有創意。就像提到高貴和傳統就不忘倫敦,時尚和名牌不脫米蘭,浪漫和風采永遠是巴黎的呀。
這讓我想起和老弟以前的白爛玩笑。某次騎機車經過路旁的大樓,發現每棟大樓都有個充滿遐想的名稱,什麼「天下」「山河」「御花園」,不然就是什麼「京城」「大觀」「新倫敦」的。
「為什麼這些名字都搞得很屌大的樣子,好像住在一個二十五坪的公寓就跟君臨天下一般。」
「是呀,這些名字喊得都重複了,應該換點別的。」
「應該有棟大樓叫『新莫曼斯克』、『新基輔』或乾脆叫『新史達林格勒』,來點俄羅斯風情的也不錯。」
「是呀,也從沒聽過有用『新柏林』或『新德列斯登』來命名的大樓吧。這些建商真是沒眼光。」
「不過史達林格勒被德軍和俄軍打得都快平了,大概沒有人想去買吧。」
「德列斯登也被千機大轟炸過了。」
哎呀,這大概是軍事迷的冷笑話吧。
不過說到孤獨和憂鬱,當然要看看哪座城市才能實至名歸。在美國是西雅圖,在台灣是基隆,兩座城市的居民自殺率都比別的地方高,而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陰雨天氣比其他城市多,我想就算住在基隆的『馬爾地夫陽光小築』恐怕日子也苦悶難捱吧。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