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週六和老弟騎上機車又殺回了岡山,炎熱的南台灣夏日曬得我們的臉紅通通的,溜進了當年的康樂村六號乙。由於之前已經漸漸能接受台南水交社的命運,所以目睹那曾經充滿回憶而今殘破不堪的房子,還能以平常心來看待吧。
在六號乙照了數十張相片後再到對面的一號甲崔家,人去樓空只剩滿地的垃圾,當年搬走後住進來一戶姓楊,由於不熟識所以每次經過岡山也都沒再真的進入房子內參觀,如今大家都走了,眷村毀棄在即,終於我們能再度走進來,彌補那許多回憶中缺角的畫面。
究竟當年小時後那面牆上是否有窗?究竟那扇門後黝黑的壁櫥藏了什麼?這棟已經接近百年的老屋就包含了所有的答案。縱然許多的地方已經改建,但當年還是小孩時量著身高在牆腳刻記的木質轉角仍在,甚至連後來補漆的顏色也不曾改變。
踅回了隔壁的醒村,據說是當年最多飛官的巷弄,又溜進了村後的大屋,突然傳來重機械的雜嘈聲,原來醒村的大禮堂正在拆除,當年在這裡還裝設了一台電話,附近村落的電話都得打到這裡來,再由福利社的人廣播找人呢。
斜陽之下,大屋後的怪手以無比的力量摧毀了當年那棟最高、最寬敞的建築。駕駛隔著屋子看不到我們。我們走到近處,隔著玻璃和煙塵看進去,裡面陳設竟沒多大改變。賣冰的櫥窗空蕩蕩的等待命運的到來,高聳的天花板、斑白的牆壁,而那特有的氣味,只屬於醒村福利社的氣味依稀存在,但過不了多久,一切終將消失。影像已經紀錄了下來,但構成一個情境的諸多元素卻是那麼的複雜,所以我趕緊觸摸了那水泥的牆壁和已經乾枯風化了的廊柱,讓這輕微的觸感將來能和影像融為一體,建立屬於回憶的連結。
逃離了現場,我們帶走了撿回來的一個壓克力門牌。老弟還說別拿那個了,反正上面鑲的字是「楊」,但我看中的是「康樂村六號乙」這幾個字,所以就收在背包裡。
回去後過了兩天,老弟說「我們還真是撿對東西了呢,你仔細看看楊的後面是啥。」在被日曬後褪色的紅色壓克力板上,壓在黏上的字後,隱約可見,是個「任」。是呀,這不就是當年外公家那面門牌嗎?
在六號乙照了數十張相片後再到對面的一號甲崔家,人去樓空只剩滿地的垃圾,當年搬走後住進來一戶姓楊,由於不熟識所以每次經過岡山也都沒再真的進入房子內參觀,如今大家都走了,眷村毀棄在即,終於我們能再度走進來,彌補那許多回憶中缺角的畫面。
究竟當年小時後那面牆上是否有窗?究竟那扇門後黝黑的壁櫥藏了什麼?這棟已經接近百年的老屋就包含了所有的答案。縱然許多的地方已經改建,但當年還是小孩時量著身高在牆腳刻記的木質轉角仍在,甚至連後來補漆的顏色也不曾改變。
踅回了隔壁的醒村,據說是當年最多飛官的巷弄,又溜進了村後的大屋,突然傳來重機械的雜嘈聲,原來醒村的大禮堂正在拆除,當年在這裡還裝設了一台電話,附近村落的電話都得打到這裡來,再由福利社的人廣播找人呢。
斜陽之下,大屋後的怪手以無比的力量摧毀了當年那棟最高、最寬敞的建築。駕駛隔著屋子看不到我們。我們走到近處,隔著玻璃和煙塵看進去,裡面陳設竟沒多大改變。賣冰的櫥窗空蕩蕩的等待命運的到來,高聳的天花板、斑白的牆壁,而那特有的氣味,只屬於醒村福利社的氣味依稀存在,但過不了多久,一切終將消失。影像已經紀錄了下來,但構成一個情境的諸多元素卻是那麼的複雜,所以我趕緊觸摸了那水泥的牆壁和已經乾枯風化了的廊柱,讓這輕微的觸感將來能和影像融為一體,建立屬於回憶的連結。
逃離了現場,我們帶走了撿回來的一個壓克力門牌。老弟還說別拿那個了,反正上面鑲的字是「楊」,但我看中的是「康樂村六號乙」這幾個字,所以就收在背包裡。
回去後過了兩天,老弟說「我們還真是撿對東西了呢,你仔細看看楊的後面是啥。」在被日曬後褪色的紅色壓克力板上,壓在黏上的字後,隱約可見,是個「任」。是呀,這不就是當年外公家那面門牌嗎?
末日的眷村有著特定族群無法放下的回憶,而這個族群被夕陽照射著長長的身影,沒有人會重視或試圖去挽回什麼的,康樂村、大鵬村、醒村、水交社、建國村,還有許許多多的克難時光,就這麼走入歷史成為下一個被淹沒的名詞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