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作家往往就是魔幻寫實小說的代名詞,為了弄到這本絕版小說還花了不少功夫,最後還是在網路上碰巧看到有人在標售,遂不遐思所的買了下來。
由貫穿三代的女性為主軸所構成的精靈之屋,被歸類為魔幻寫實文學加上女性文學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拉丁美洲的文化背景包含了當地的古老印地安人和歐洲移民,文化多元,民族複雜,最能充分的表現出這種包含神話故事、古老傳說、神怪活動的文學風格。這本書有著太多的風格和內涵,端看讀者願意從哪個方面去融入這個動人的故事當中。
將近代拉丁美洲女性爭取解放和平等自由的過程,結合了智利在七零年代的軍事政變過程。多年前有機會看過一部名為「Missing」的電影,所描述的就是這段智利版的白色恐怖。時局的動盪讓所有的生命如同暴風雨中的一葉扁舟,可想而知的是智利應該也有像回憶文革的「傷痕文學」,只是文化的隔閡讓我們難得接觸吧。
當年的軍政府首長皮諾切特殺害異己無數,他並沒有如惡人般該有所謂的惡報,他得年91歲。貫穿書中的街角大屋主人伊斯坦班·楚巴害怕自己「死得像一條狗」,卻安祥的死在艾爾芭的懷中。命運的混屯與無常,不僅在書中呈現,也弔詭的應驗在現世,難道阿言德真的能未卜先知?
將同年和祖國的苦難紀錄下來,是阿言德創作的動機,有如神助的成就了這部作品。將流亡時對國土的思念,獨裁者的怨忿和不能再重回的美好時光涓滴匯流;也許她僅在抒發那心中的思念,對於存在的與不存在的人們,以及有形的國土與無形的藩籬對話,那些瞬間崩潰和改變的社會結構和價值,添一點拉丁美洲的浪漫,才能拋開傷痕,構築成「魔幻」加上「寫實」吧。
延伸資料與閱讀
電影:Missing http://www.imdb.com/title/tt0084335/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